法治政府建设进行式丨银川:打造餐饮食安治理新模式 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信息来源:“宁夏法治”微信公众号
执法人员深入餐厅进行检查(资料图片)
“现在正好是中午最忙碌的时候,能看到清洗水池标识清楚,设置的比较规范。不过像这样一家火锅餐饮连锁店,市民最关心的应该是食材的新鲜度,食材保存到底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就是切配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到荤素生熟区分。”连日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网络外卖平台人气餐厅以及线下倍受消费者欢迎的“网红”餐厅,创新执法模式,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网络直播,大力推行“食安封签”管理制度,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2年,银川市“创新执法模式保障食品安全”荣获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在对兴庆区某记桂林米粉(中心巷店)以及金凤区重庆某鱼庄火锅(良田店)进行检查时,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打开肉类冷藏柜,并仔细检查了内部放置的冷冻肉是否符合规范。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一路来到后厨,而她手中拿着的,正是这一次的巡查表。内容涉及信息公示、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餐具清洗、专间操作、明厨亮灶、公筷使用等10多个项目。看着干净整洁有序的餐具清洗台,执法人员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为这家餐饮店打起了分。
重庆某鱼庄火锅(良田店)是一家经营了十多年的品牌老店。在金凤区几乎是家喻户晓,那么他的后厨又是怎么样的?在厨师长的带领下,记者跟着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一路将冷菜间、点心间、操作室、清洁室等检查了个遍。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些小细节,餐厅消毒柜内餐具摆放密集未达到消毒效果,餐厨垃圾摆放未作标识区分不符合规范要求,执法人员反馈了检查情况,并依法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餐饮单位立即予以整改落实。
开辟执法“新赛道”
“我们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紧紧围绕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中‘加大食品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工作目标,以‘你点我查’为切入点,与媒体联合打造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类电视直播节目‘每月查餐厅’。执法人员依据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聚焦市民朋友关注的‘网红餐厅’、外卖热单餐厅、小饭桌等热点问题开展突击检查,通过全程现场直播,全力打造阳光执法新模式,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执法公信力和市民满意度。”银川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现场执法与媒体直播有机结合,市民通过电视直播栏目、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等第一时间、第一视角观看执法检查实况。执法人员主动公开执法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同步实践了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谁执法谁普法。我们紧扣社会热点‘你点我查’,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通过12315平台、市局门户网站、直播视频留言等渠道,广泛征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投诉较多的问题餐厅,通过直播现场摇号形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有效保证了行政执法检查的公平性、真实性。在直播执法中,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帮助经营者整改提升,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政策法规科工作人员说。
“食安封签”落地见效
外卖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消费者投诉举报多且责任难以划分。针对该问题,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行网络外卖“食安封签”全覆盖监管,压实了入网餐厅、订餐平台和配送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填补了从餐饮商家到消费者中间空白环节的监管缺失。
“我们多渠道、高频率宣传推行外卖食安封签制度的意义,进一步调动商户参与的积极性。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组织平台方和入网餐厅签订推行食安封签承诺书,压实各方法律责任。指导美团、饿了么平台,印制1000万份封签分发到首府4000余家入网餐厅,逐步引导餐厅树立出餐贴封签、消费者收餐查封签的意识。同时,推荐入网餐厅根据出单量等特点,自主选择安装不干胶封签打印机、自行定制或连锁餐厅统一定制封签,确保一餐一签。”银川市市场监管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科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入网要封签、餐厅贴封签、配送查封签、接餐看封签,我们帮助厘清外卖商家、平台和配送员的法律权责关系,让食安封签具备了‘法律黏性’。经过一年多实践,群众对于外卖配送方面的投诉举报大幅减少,个性化的封签也成了银川美食文化的法治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