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丨通城村:处处显邻里和谐 事事有民主法治
信息来源:“宁夏法治”微信公众号
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 其中,宁夏12个村(社区)上榜,“宁夏法治”微信公众平台特设专栏,对宁夏十二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展示。
走进通城村
一条条干净的乡间小道
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小院映入眼帘
房前屋后草木茂盛
绿意盎然
呈现出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
幸福乡村画卷
本期带您一起走进
平罗县通伏乡通城村
感受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
带来的发展变化
↓↓↓
通城村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平罗县文明村镇”
......
从七、八年前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产业支撑、全村收入微薄、房屋等基础设施老旧、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到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60元,先后荣获平罗县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平罗县文明村镇、石嘴山市卫生村、石嘴山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平罗县通伏乡通城村经历了一次化蛹成蝶的华丽变身。
平罗县通伏乡通城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541户1501人,在册耕地9460亩。从体量上看,这是一个人口土地资源丰富的大村。可在经济落后,村民不富裕的情况下,大村优势没有转化成发展优势,反而因“人多事多心不齐”变成了该村发展道路上的一块顽石。为了使人心归一、众力合一,近年来,通城村努力培育自治风尚,培养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促进村级组织科学决策、依法治村,为快速发展聚集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通城村按照“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宣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广泛宣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生态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劳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民间纠纷调解、扫黑除恶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意识。在有效利用图书室、信息服务站加强对广大民众法治教育的同时,还立足本村实际,组织法治宣传员和法律明白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30余次,不断提高法律宣传教育在群众中的覆盖率。仅2022年一年,全村共开展法律法规宣传6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
为了确保村民们能听进耳朵里,记在心坎上,该村依托万亩富硒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精心打造了“黄河岸边生态课堂”,在长廊中设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传统文化知识、移风易俗小常识等展示板,让群众在长廊中休息的同时又能够学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通过组织“书香通伏”全民阅读活动、道德讲堂和青少年实践教学等活动,让群众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也让下一代通城村人实地感受农事乐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黄河岸边生态课堂”成为提振文明乡风的重要途径和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助推器。
在不断改善村民精神面貌、凝聚发展活力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团结有力、能力素质过硬的村党支部班子为通城村的民主法治建设护航。为了选好“领头羊”,通过本村择优选任、上级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配强村书记队伍,特别是2020年村民通过换届选举,推选一名有能力、有热情的女性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从而保障了该村民主法治建设理念不动摇。此外,该村不断加强村“两委”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完善民主监督,依法依规制定了村委会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并上墙,自觉接受政府和村民监督。
为实现村民自治、依法治村的目标,通城村两委不断落实好“四议两公开”规范村民代表议事制度,通过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督导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制度、便民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做到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
“大事公开公正,小事合理合法,打架偷盗的没有了,孤寡老弱也有人管了。”在民主法治建设突出成效面前,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先后成立了“兴农农机服务公司”等经济组织,帮助村民致富。2020年,通城村实施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现了稻渔双丰收,筹资三百余万元建成一万平米的“稻渔空间”观光娱乐园,累计接待2万余人次学习观光。进一步扩大水稻贮存和精米加工能力,与陕西杨凌弘本农业签订了1000亩优质富硒水稻基地种植协议,让生态富硒水稻跻身高端订制行列,为通伏乡万亩生态富硒水稻打开了畅销之路,被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粮食局、自治区农牧厅评定为“全区优质储备粮种植基地”。
如今,漫步在风景如画、富裕幸福的通城村,当你在感叹它的变化时,村里的老人表示:“村里搞民主法治建设,小纠纷讲邻里感情、大事情大矛盾讲民主讲法律,所以大家能够同心同力,自然能够把通城村越建越好。”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平罗县通伏乡通城村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