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宁夏社科联
    • 宁夏社科联简介
    • 机构设置
    • 领导成员
    • 处室职责
    • 社科联章程
    • 基层社科联
  • 社科资讯
    • 社科动态
    • 省外传真
    • 时事热点
    • 图片中心
    • 视频中心
    • 新书推荐
    • 专题汇总
  •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 学者视野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 社会组织党建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预决算公开
    • 文件资料
  • 学术社团
    • 社团简介
    • 服务管理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讲堂
    • 社科普及基地
    • 科普读物
  • 社科评奖
    • 评奖办法
    • 评奖结果发布
    • 历届获奖成果目录
  • 社科刊物
    • 学者刊物
    • 学者投稿须知
  • 宁夏社科联关于征求民主生活会意见的通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宁夏第四届哲学社会...
  • 2022年新申报宁夏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命名名单...
  • 2021年度宁夏社科联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 宁夏社科联拟推荐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
  • 关于转发《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 >学者视野
  • 社科评奖
  • 科普讲座
  • 网上有奖知识
  • 国家哲学社
  • 国家社科规划网

重要言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孙磊: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8 18:36

保护视力色: 青  蓝  黄  灰       字体颜色: 【 红  黄  蓝  绿 】       恢复默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纵观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不难发现,目前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尚不稳固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之复杂、治理之艰难、成效之缓慢等都需要我们对其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当前,深刻认知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系统性,形成共治共识格局,是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和助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表明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自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成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其中,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更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础,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优先领域。其中,当务之急是要重点抓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空气、水、土壤的环境治理,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的形成和人类未来发展。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凸显,我们正不断地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社会治理和发展。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特色优势和取得的成效,正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生态建设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案、新成就,不仅将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的形成贡献力量,还将对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它较西方的多党制及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西方自下而上的传统生态治理模式弊端不断显现,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却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普遍拥护。在中国,政府能够调用、协调国内一切有益的力量、资源等要素来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构筑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命共同体”。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一个都不能少,单独任何一方都不足以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因而,要形成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多方协作共治的联动机制。生态环境治理,既离不开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企业作为社会主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还离不开家庭及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维持及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所发挥的作用。在中国,从政府、企业、到家庭、个人能够比较有效地实现自上而下的共同意识并采取切实的行动,因而能够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构筑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和生态价值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的指针和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五大发展理念的精髓。要借助创新理念发展生态环境相关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要借助协调理念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要借助绿色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借助开放理念实现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共赢,要借助分享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构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生态文明建设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要保证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进行,健全的法律、制度和体系保障必不可少。要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同时还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在新时期,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还将为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新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本文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所副所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下一篇:精读经典原著 筑牢理论根基 【返回】
关闭

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127号 ICP备案号:宁ICP备14000853号
邮编:750002 电话:0951-5559149(办公室)5559249(网站管理) 传真:0951-5559349 
邮箱:xuezhe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