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宁夏社科联
    • 宁夏社科联简介
    • 机构设置
    • 领导成员
    • 处室职责
    • 社科联章程
    • 基层社科联
  • 社科资讯
    • 社科动态
    • 省外传真
    • 时事热点
    • 图片中心
    • 视频中心
    • 新书推荐
    • 专题汇总
  •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 学者视野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 社会组织党建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预决算公开
    • 文件资料
  • 学术社团
    • 社团简介
    • 服务管理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讲堂
    • 社科普及基地
    • 科普读物
  • 社科评奖
    • 评奖办法
    • 评奖结果发布
    • 历届获奖成果目录
  • 社科刊物
    • 学者刊物
    • 学者投稿须知
  • 宁夏社科联关于征求民主生活会意见的通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宁夏第四届哲学社会...
  • 2022年新申报宁夏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命名名单...
  • 2021年度宁夏社科联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 宁夏社科联拟推荐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
  • 关于转发《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 >学者视野
  • 社科评奖
  • 科普讲座
  • 网上有奖知识
  • 国家哲学社
  • 国家社科规划网

重要言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深刻认识和把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信息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日期:2018-03-28 06:48

保护视力色: 青  蓝  黄  灰       字体颜色: 【 红  黄  蓝  绿 】       恢复默认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的里程碑,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时代大势所趋——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到本次宪法修改前,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4次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作出修改。这些修改,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表明,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可以说,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

自2004年宪法修改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通过宪法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因此,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必须的、适时的,是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法治保障的需要,是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事业发展所需——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宪法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宪法修正案站在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设计,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大制度、统一战线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监察制度等。这些重大修改,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有力地维护和彰显了宪法权威,对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在新时代发挥“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根本性作用,对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从而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心民心所向——

●本次修宪是一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创新

●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党和人民共同意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修改要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本次宪法修改是一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有关规定,着眼于健全完善党、国家和军队三位一体领导体制,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势必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提供最强有力组织保障;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写进宪法,使得宪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确保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完成这一目标。总之,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21条修改,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执笔:张廉 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寻乌调查》的当代价值 下一篇:为新时代伟大事业提供宪法保障 【返回】
关闭

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127号 ICP备案号:宁ICP备14000853号
邮编:750002 电话:0951-5559149(办公室)5559249(网站管理) 传真:0951-5559349 
邮箱:xuezhe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