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宁夏社科联
    • 宁夏社科联简介
    • 机构设置
    • 领导成员
    • 处室职责
    • 社科联章程
    • 基层社科联
  • 社科资讯
    • 社科动态
    • 省外传真
    • 时事热点
    • 图片中心
    • 视频中心
    • 新书推荐
    • 专题汇总
  •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 学者视野
  • 党建工作
    • 机关党建
    • 社会组织党建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预决算公开
    • 文件资料
  • 学术社团
    • 社团简介
    • 服务管理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讲堂
    • 社科普及基地
    • 科普读物
  • 社科评奖
    • 评奖办法
    • 评奖结果发布
    • 历届获奖成果目录
  • 社科刊物
    • 学者刊物
    • 学者投稿须知
  • 宁夏社科联关于征求民主生活会意见的通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宁夏第四届哲学社会...
  • 2022年新申报宁夏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命名名单...
  • 2021年度宁夏社科联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 宁夏社科联拟推荐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
  • 关于转发《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 >学者视野
  • 社科评奖
  • 国家哲学社
  • 国家社科规划网

重要言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前沿 >> 重要言论

《寻乌调查》的当代价值

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日期:2018-03-28 05:50

保护视力色: 青  蓝  黄  灰       字体颜色: 【 红  黄  蓝  绿 】       恢复默认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毛泽东利用红军在安远、寻乌、平远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这是毛泽东当时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后来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的调查研究思想与方法,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才有针对性,才会有所收获。毛泽东在《寻乌调查》前言中指出:“关于中国的富农问题,我还没有全般了解的时候,同时我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他决定对寻乌县城进行调查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力求通过调查弄清当时的富农和商业现状,及时解决党在土地革命中的路线问题,制定对中间阶级和中小工商业者的具体政策。因此,毛泽东不仅调查了农村,还调查了城镇,尤其调查了城镇的商业和手工业状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城市商业情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调查研究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调查研究是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调查对象与样本,关系调查结论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毛泽东之所以选择寻乌进行调查,是因为“寻乌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通过对寻乌的调查,对赣南、闽西的基本情况也就有了大致了解。调查开始之前,毛泽东在对寻乌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了解的基础上,亲自准备和拟定调查纲目,既有大纲,也有细目。共列出5个大目,每个大目之下又列出几个至十几个细目,在细目之下再列出作讨论式调查的具体问题。比如在细目“寻乌城”之下就列出多达25个具体问题。寻乌调查的形式多样,开调查会是掌握情况、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毛泽东先后邀请郭友梅、范大明、赵镜清、刘亮凡等11人开调查会,他们大部分是本地人,就身份来说,有苏维埃干部、教师、商人、农民、工人和士兵等,对寻乌的历史和现状比较熟悉。调查会开了10多天,由毛泽东本人按照纲目发问。毛泽东还到中共寻乌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木工店、商会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定期同农民一起参加劳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访问式调查,广泛收集信息,掌握了不少真实情况。在寻乌调查过程中,毛泽东凡事都亲力亲为,形成了几十万字的调查笔录,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寻乌调查,是一次深度调查,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关于寻乌的交通,毛泽东具体分析了水路、陆路、电报、邮政、陆路交通器具的情况。关于寻乌的商业,毛泽东具体调查了从门岭到梅县、从安远到梅县、从梅县到门岭、从梅县到安远与信丰经寻乌的生意情况,以及惠州来货、寻乌的出口货、寻乌的重要市场等情况,详细调查了寻乌城市场各种货物的种类、店铺分布、经营品种、专卖经营、商品成色、货物来源、市场价格、销售方向、年度贸额、荣枯演变、店员制度等情况。关于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毛泽东从农村人口成分、旧有田地分配、公共地主、个人地主、富农、贫农、山林制度、剥削状况、寻乌文化等9个方面作了详细调查。其中,对寻乌8个头等大地主、12个二等大地主、113个中地主的具体情况一一进行了分析。关于寻乌的土地斗争,毛泽东从分配土地的方法、山林分配、池塘分配、房屋分配、分配土地的区域标准、城郊游民要求分田、留公田、分配快慢、抵抗平田的人、非农民是否分田、废债、土地税、土地斗争中的妇女等17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因此,寻乌调查细致入微,获取的资料十分详实。

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客观呈现事实,不回避问题。比如,对于寻乌的剥削状况,毛泽东分析了地租剥削、高利剥削、税捐剥削三种类型共23种具体剥削方式,其中包括“禾头根下毛饭吃”“要衫裤着去捞”“卖奶子”等极端剥削方式。通过调查,毛泽东发现寻乌有近40%的农民刚打下禾、交过租就没有饭吃。针对“卖妻鬻子”的传言,毛泽东经过调查发现卖儿子的现象在寻乌农村十分普遍,债主听说有人家卖了儿子后,马上就会上门讨账。寻乌调查真实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的生存境遇,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农民被剥削的情形。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还承认“有个大缺点”,“就是没有分析中农、雇农与流氓”。此外,在“旧有土地分配”问题上,“没有把富农、中农、贫农的土地分开来讲”。客观说明调查研究的不足,同样体现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调查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过程,是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过程。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对于地主必须给予生活出路;对于富农应在经济上限制而不是彻底消灭。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进一步弄清了富农问题,提出了“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方案,为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提供了实际依据;进一步弄清了城市商业状况,明确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为深化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撑。1941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写道:“到井冈山之后,我作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抽多补少,而且要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特别是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深化了对调查研究的认识。根据寻乌调查以及多年调查研究的感受和经验,毛泽东写下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同时,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阐释了调查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身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这些都是毛泽东在寻乌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自身调查经验的总结升华,为此后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和遵循。

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这样评价毛泽东的寻乌调查:“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领导干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认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学习时报》2018年1月10日第A4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下一篇:深刻认识和把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返回】
关闭

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127号 ICP备案号:宁ICP备14000853号
邮编:750002 电话:0951-5559149(办公室)5559249(网站管理) 传真:0951-5559349 
邮箱:xuezhe09@163.com